近日,國務院印發《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提出將實施控煙行動,將研究利用稅收、價格調節等綜合手段,提高控煙成效。
《意見》提出,將鼓勵領導干部、醫務人員和教師發揮控煙引領作用。把各級黨政機關建設成無煙機關。完善卷煙包裝煙草危害警示內容和形式。
《意見》提出的總體目標是,到2022年,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基本建立,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,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。到2030年,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,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,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,因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明顯降低,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得到較大提高,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水平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,健康公平基本實現。
《意見》提出將開展15個重大專項行動,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,努力使群眾不生病、少生病。專項行動包括:健康知識普及、控煙、心理健康促進、全面健身、心腦血管疾病防治、癌癥防治等。
其中,“全民健身行動”提出將努力打造百姓身邊健身組織和“15分鐘健身圈”。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。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務模式。把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對高校的考核評價。
“癌癥防治行動”提出,倡導積極預防癌癥,推進早篩查、早診斷、早治療,降低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,提高患者生存質量。有序擴大癌癥篩查范圍。推廣應用常見癌癥診療規范。提升中西部地區及基層癌癥診療能力。加強癌癥防治科技攻關。加快臨床急需藥物審評審批。到2022年和2030年,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于43.3%和46.6%。
《意見》強調,國家層面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,制定印發《健康中國行動(2019-2030年)》,細化上述15個專項行動的目標、指標、任務和職責分工,統籌指導各地區各相關部門加強協作,研究疾病的綜合防治策略,做好監測考核。要動員各方廣泛參與,凝聚全社會力量,形成健康促進的強大合力。